青春的底色是奋斗,梦想的航程靠实干。在追逐新能源技术浪潮的道路上,机电工程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刘聪同学,以“百炼成钢”的韧劲和“笃行致远”的执着,在课堂、赛场、实践中不断锤炼自我,用勤奋与智慧书写着属于他的精彩篇章。
刘聪,机电工程系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2301班,男,湖北监利,汉族。在校期间荣获 2024 年国家励志奖学金、2025年“中银杯”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新能源汽车维修赛项一等奖等奖项。
座右铭:技术是冰冷的,但追求技术的心是滚烫的。用双手丈量梦想的距离,用汗水浇灌创新的种子,在新能源的蓝海中,做一名永不止步的探索者。
一、 赛场砺锋:百炼成钢,技惊四座
对于刘聪来说,技能竞赛不仅是展示技艺的舞台,更是锤炼意志、突破自我的试金石。在备战“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竞赛期间,他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专注力与钻研精神。面对纷繁复杂的车辆CAN总线网络信号和层出不穷的“软故障”,他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白天泡在实训车间,对照实车反复验证故障逻辑;晚上则沉浸在技术手册和诊断软件中,分析数据流、绘制逻辑图,常常钻研至深夜。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疑难故障的排查思路和解决方案。
赛场上,刘聪临危不乱。面对裁判组精心设置的“复合型疑难故障”,他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逻辑分析能力,抽丝剥茧,迅速定位故障源,并以规范、高效的操作流程完成了精准维修。其清晰的诊断思路和沉稳的操作风范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最终以绝对优势斩获冠军。这次胜利,不仅是对他精湛技艺的肯定,更是对他“沉得下心、耐得住烦、攻得下难”的匠人态度的最佳褒奖。
二、 实践担当:技术落地,服务身边
刘聪始终认为,学技术不能只停留在书本和赛场,更要能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身边的人。他积极响应系部号召,成为“技能服务进社区”活动的积极分子。
在社区服务点,面对居民日常使用电动汽车遇到的小问题,如“充电枪插拔不顺畅”、“仪表盘显示胎压异常”“雨刮器不工作”等,刘聪总能耐心倾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基础检查和简单处理。他能快速判断是操作问题还是需要专业维修,并给出清晰的建议。对于电池保养常识、充电注意事项等,他也乐于分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居民的疑惑。看到居民因为他的帮助解决了困扰,车辆恢复了正常使用,他真切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价值和快乐。
在校园里,他是系“新能源技术兴趣小组”的骨干成员。小组活动时,他不仅自己动手实践,还主动协助老师准备器材、指导新加入的同学进行安全操作和基础练习。他常说:“我也是从零开始的,知道新手容易犯什么错。”他的耐心和务实,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
三、 学业筑基:勤能补拙,规划未来
深知理论基础对技能提升的重要性,刘聪在课堂学习上从不懈怠。他上课认真听讲,笔记做得工整详细。对于《新能源汽车构造》、《电工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他投入大量时间理解原理,不懂就问,直到弄懂为止。他明白,没有扎实的理论,故障诊断就成了无源之水。
他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平台,关注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动态和新技术应用以及常见故障案例。虽然理解前沿技术有难度,但他坚持学习,努力拓展视野。他给自己定下目标:不仅要会修,还要懂为什么这么修。
他深知“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甘于从基础做起,在一次次实操练习、一场场社区服务、一本本课堂笔记中积累成长的力量。他用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朴素内涵: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用双手和技能创造价值,服务社会。在新能源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刘聪这样的青年,正是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
来源: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招生办微信公众
编辑:莫艺
校对:刘梦瑶
审核:杨小丙
<< 上一篇:非遗传承再获突破!我校两项职教案例荣登省级榜单